省考核验收组认为,昭通市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以来,确定的目标任务基本完成,农村基础设施不断改善,村容村貌发生显著变化,群众满意度、获得感和幸福指数明显提高,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,但也还存在一些不足。
互助共赢就业是最大的民生,也是脱贫致富最直接、最快的渠道。2020年,东莞又创新采取包干制,在东莞全市掀起部门、镇(街)、村(社区)、企业、个人多方参与、互联互动的社会帮扶热潮,着力构建大帮扶工作格局。
仅以鲁甸县人民医院为例,在2019年3月成立了鲁甸·东莞眼视光诊疗中心后,短短一年半的时间,这种协作帮扶,已开始助当地医疗产生造血能力,一些土生土长的当地医生逐渐成熟,开始独立站上手术台,为患者开展治疗。携手共建土生土长的云南鲁甸人高永吉怎么都想不到,家门口的医院、家门口的年轻医生,竟然治好了困扰她多年的先天性白内障,助她重见光明。发放交通生活补助990万元。自2016年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开始,东莞便紧紧抓住就业脱贫这个牛鼻子,推动解决这一民生问题,从原来注重单向劳务输出协作,转变为探索人才劳务双向协作。李立权、岳凤荣夫妇就是这家东莞企业的老板,开工仪式上夫妻俩激动万分,因为,外出东莞创业25年的他们,在家乡办厂回馈父老乡亲,一直是夫妻俩的一个心愿。
2020年,在东莞的昭通籍毕业生共有983人,升学就业率达99.08%。为昭通学生发放国家助学金1310万元。曾被新闻中拾荒老人资助贫困学生深深触动,刘荔也曾与家人在汶川地震、鲁甸6.5级地震等赈灾活动中匿名捐款。
刘荔说,学生感受得到学校和老师对自己的关怀,她也懂得感恩、回馈社会。她身体力行投身于高校课改,是课程思政,立德树人的践行者。她编排的以疫情防控为背景,呼吁人们保护自然,爱护环境的情景剧《鹰狮话》,入围第二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诵读中国决赛。对于自己曾经资助过的学生,刘荔说:不想去打扰他们的生活,只要他们过得好我就很欣慰。
当时,班里有一个女同学引起了刘荔的特别关注。她从教20余载,把翩翩舞姿与青春韶华都奉献给了三尺讲台。
为减轻同学们的负担,刘荔把她的班主任补贴用作了班费。在刘荔的心里,每个人的自尊心都需要保护,而这些因贫困受人帮助的学生,他们会更敏感,在物质上帮助他们的同时,也要更加呵护他们的内心世界。多年来,她一直背着大伙儿偷偷搞事情——资助了一个又一个贫困大学生。这个女孩子家里本来就特别贫困,妈妈身患重疾,这对她的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。
无助的她变得焦虑、抑郁、情绪低落,甚至产生过轻生的念头。她真诚地说:正能量是相互影响、相互传递的,我身边很多人都有善心、善念、善行,所有人都在做这样的事,只是方式不一样刘荔会耐心地听她诉说心事,开导她,鼓励她参加集体活动,跟同学交流。因为她的影响,她的妹妹刘涛也参与到了资助贫困大学生行动中来。
可她还是觉得不够,感觉自己的能力还是很小,但是有多大的能力就尽多大的努力,能帮助到别人也是件很快乐、幸福的事。有时候,慈善的行为比金钱更能解除别人的痛苦。
刘荔还是一个课程思政,立德树人的教育实践者。当刘荔把爱化成风,去温暖和守护这些贫困学子们,你会发现原来这个世界上,没有哪个冬天不可逾越。
无助的她变得焦虑、抑郁、情绪低落,甚至产生过轻生的念头。2012年,由于同事工作调动,刘荔接手了2011级音乐教育班的班主任工作。女同学告诉刘荔,她整宿整宿失眠,刘荔就去帮她找安神助眠的药。她温柔细腻,为人师、为人母,像对待自己孩子一样春风化雨般关怀着、教育着别人的孩子。新冠肺炎疫情期间,刘荔居家编了手势舞《让世界充满爱》,倡导大家锻炼身体,关心身边的人。班里的同学们都很喜欢、很信任这位平易近人又心思细腻的班主任。
在刘荔的陪伴与关怀下,女同学度过了最难熬的日子,变得开朗起来。(昭通日报全媒体记者 莫 娟 实习生 赵万珍 文/图)。
无论是在她的作品中,还是日常的教学活动中,都融入了爱的理念。如果说善良与善行是雪中送炭,那温柔的呵护与平等的交心就是锦上添花。
为减轻同学们的负担,刘荔把她的班主任补贴用作了班费。现在,这个女孩有着自己幸福美满的生活,也如她的老师刘荔一样,站在三尺讲台上,桃李满园育芬芳。
她身体力行投身于高校课改,是课程思政,立德树人的践行者。她说:上舞蹈课时,我会特意挑选一些典型音乐,让学生在歌词、旋律和动作中去感受、领悟责任与担当。她编排的以疫情防控为背景,呼吁人们保护自然,爱护环境的情景剧《鹰狮话》,入围第二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诵读中国决赛。刘荔对她关怀备至,在经济上,每个月都会资助她300元,直至她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。
这个女孩子家里本来就特别贫困,妈妈身患重疾,这对她的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。而对于自己这些年为贫困生付出了多少心思与物质,刘荔没算过也没想过。
刘荔会经常对她的学生说,舞蹈虽然练的是身体,但磨砺的是心智。她从教20余载,把翩翩舞姿与青春韶华都奉献给了三尺讲台。
担任班主任不久,刘荔了解到班里学生普遍存在经济困难现象,大多数同学都是贫困生,有的同学一个星期的伙食费就只够吃饼干度日。一个、两个、三个……300元、500元、700元……一年又一年,刘荔资助的学生越来越多,每月资助的金额也越来越多。
除了每个月固定的生活费,平日里刘荔还会给孩子们置办衣服,逢年过节会给孩子们准备小礼物,如中秋的月饼、带孩子们参加公益活动等。曾被新闻中拾荒老人资助贫困学生深深触动,刘荔也曾与家人在汶川地震、鲁甸6.5级地震等赈灾活动中匿名捐款。当时,班里有一个女同学引起了刘荔的特别关注。平日里,她像长辈、朋友一样跟孩子们聊天谈心,孩子们有心事会跟她诉说,生活和学习中遇到困难了、迷茫了,她会及时给他们答疑解惑。
希望能给别人温暖与帮助,又不希望别人有半点心理负担,这就是刘荔。在刘荔的心里,每个人的自尊心都需要保护,而这些因贫困受人帮助的学生,他们会更敏感,在物质上帮助他们的同时,也要更加呵护他们的内心世界。
对于自己曾经资助过的学生,刘荔说:不想去打扰他们的生活,只要他们过得好我就很欣慰。刘荔的关心,让她慢慢鼓足了勇气,树立信心。
她真诚地说:正能量是相互影响、相互传递的,我身边很多人都有善心、善念、善行,所有人都在做这样的事,只是方式不一样。多年来,她一直背着大伙儿偷偷搞事情——资助了一个又一个贫困大学生。
顶: 48踩: 4268
评论专区